
印象中的兒童劇都是演給國小生及幼稚園學童們觀賞的舞台劇,不過隨著科技發達,資訊如火箭般四射,兒童劇也隨之成長,不再把兒童當baby,兒童劇真的不能太兒童,否則台下觀眾很難買單。
兒童劇從劇本改編、場景設計、演員排練、幕後行政、音效設計、文案宣傳、燈光設計...等等流程,至少需要六個月以上的策劃和執行,透過40多位團員的共同努力,才能成就台上這短短30分鐘的舞台劇。
談起兒童劇印象中許多有趣的畫面,往往都是在排練過程中,演員們激盪出許多意想不到的火花和笑料,都被收錄到劇本中成為精彩的片段和笑梗。舞台上的每一個節拍,都經過幾十次的排練,演員和音效燈光必須搭配得天衣無縫才不會掉漆、落拍、冷場。劇場默契需要不斷地排練而養成。
舞台上曾發生許多精彩難忘的事,事過境遷回憶起來特別有意思。記得我第一次扮演一隻街貓,演到一半,台下同學天真地問我「你是貓耶,怎麼會說人話呢?」當下我立刻比手畫腳學貓叫,喵喵叫了十幾秒後回頭問大家:「你們聽得懂貓話嗎?」台下同學:「聽不懂」,我說:「那我還是說人話好了」繼續若無其事地演一隻會說人話的貓。
戲演到一半,如果道具忘了搬上舞台,你猜猜看那會是怎樣的窘況呢? 記得「分數店」有一場戲,當舞台燈光一亮,突然發現現場少了一張道具椅子,飾演班長的瑞菊,一個人尷尬地站在舞台中央,幕後工作人員全驚呆了,只見瑞菊不慌不忙的說:「到底是誰把我的椅子藏起來!討厭啦!」說完自己走到舞台後搬張椅子上台,坐下裝沒事繼續演。台下觀眾完全不知道這場意外,以為是設計好的劇情,當下笑翻所有幕後工作人員。
精彩的忘詞事件其實也不少,其中最經典片段是「三年坡」劇中飾演生病的爺爺(厚賓),躺在舞台的床上,或許是躺著躺著實在太舒服了,輪到他說話的時候竟然睡著,完全沒有反應,最後被機警的奶奶(素蓉)猛力搖醒,被嚇醒的爺爺趕快接著演。真是佩服爺爺的睡功,套句廣告辭「爺爺~你累了嗎?」。
回想起歷年來兒童劇最轟動的一幕,非屬「阿爸的卡打車」不可,其中一場重頭戲是哥哥教妹妹學騎腳踏車的片段,由於舞台長度不夠,實在無法在上面真的騎腳踏車,因此我設計10顆活動的路樹(由10位媽媽在背後操控),腳踏車在舞台正中央原地假裝騎,背後10棵樹不斷地向後移動,讓台下視覺上看起來像電影畫面一般,腳踏車好像持續向前行進。為了這一幕的運作,扮演10棵樹的媽媽們,三個月來被我無情的操練,每棵樹移動的節奏默契(正常速度)切換(加速移動)切換(慢動作)切換(定格不動)天天跑到鐵腿。媽媽們原本以為演「樹」沒有台詞最輕鬆,沒想到被操得最慘。但當這一幕戲每每上演結束後,全場觀眾報以熱烈掌聲和尖叫,10位大樹媽媽感動的紅了眼眶,直呼「辛苦有代價」,看過這部戲的觀眾們,不知道這一幕影像是否依然深深烙印在你們腦海裡呢?
幕後花絮:在「分數店」劇中,巫婆(厚賓)擁有特殊魔法,可以把考卷變一百分,沒料到真有某位小二生,上午看完戲後,中午休息時間跑來劇場想找巫婆,卻遇到音效(素蓉)她還一本正經地問孩子:「巫婆現在在休息,你要做什麼?」
孩子:「我想跟巫婆換分數」
素蓉:「你考卷有帶來嗎?」孩子把考卷交給素蓉。
素蓉:「嗯,的確考得不太好,可是巫婆現在在休息,你明天再來吧!」
哎呀我的天!這孩子真相信世上有巫婆。對不起喔!戲下檔了,巫婆下班囉!謝謝觀賞。
後記:「分數店」曾受邀到新莊文藝中心校外公演深獲好評,「阿公找頭路」則遠赴林口長庚兒童醫院義演,陪伴癌症病童度過歡樂時光,感謝中文故事團這群帶傻勁兒的姊妹們,願意一起為孩子們打拼,更感謝姐妹背後一路支持的老公們,看我們玩兒童劇玩的這麼瘋~哈。
榮富中文故事團陪伴榮富孩子20多個年頭,在榮富創校30週年的紀念時刻,與您一起回顧兒童劇的精彩點滴,在此僅代表中文故事團,祝福榮富全體師生、志工,邁向下一個30年,共創燦爛希望的未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